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
黄河河套以西,从阴山南麓直到贺兰山下,有一片茫茫的流沙——乌兰布和沙漠。在这里,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的圣牧人不畏艰险,勇于挑战,将沙漠治理与循环农业相结合,在沙漠腹地打造了完整的有机生态产业,成为中国沙漠有机循环产业开创者。
01
自然净土 慢养有机
曾经的乌兰布和沙漠是一个繁荣富庶的农垦区,东汉史学家班固曾这样描述:“数世不见烟火之警,人民炽盛,牛马布野。”但由于气候的变化、人类活动的影响,绿野变成了荒漠。而圣牧人为了寻找最优质的有机环境,开始扎根沙漠,从沙漠中求发展,搞起沙漠产业。圣牧人逐渐意识到要想使沙漠生态可持续发展,最关键的一环是牧。没有牧,土地会越来越贫瘠,有了牧,畜粪还田,才可持续发展。于是,修建193.3千米公路,种植9700多万棵沙生植物,架设277.9千米电线,种植青贮玉米、苜蓿等饲料作物23万亩……一座座规模化的牧场在沙漠腹地拔地而起,奶牛粪便通过10座有机粪肥厂腐熟发酵后还田,为23万亩土地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,实现了“三亩地养一头牛,一头牛还三亩田”的有机生态循环模式,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,为乌兰布和沙漠土质增加有机质。同时,圣牧围绕我国“双碳”目标和《巴黎气候协定》“降低全球气候1.5℃”的承诺,制订了科学有序的碳减排路线,确立了科学碳目标,并将 减碳融入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,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“圣牧智慧”。
02
沙漠有机 强乳兴农
通过持续改造沙漠生态,乌兰布和沙漠已经形成了区域性小气候。乌兰布和沙漠辐射量较20世纪80年代减少40%~45%,沙尘量减少80%~90%;同时,当地气候显著改善,平均风速减少21.41%,降水量增加30.36%。自2014 年起,沙漠已经出现了9次大雾,甚至近几年还出现了数次降雪,形成了极为罕见的白色沙 漠奇观。气候的变化带来了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丰富,除了牧草与中草药,苜蓿、燕麦、玉米、蒲公英等植物已在沙漠地区广泛生长。蜥蜴、狐狸、野兔、黄羊等动物也开始频繁出没,就连水鸟、白鹭、猫头鹰等鸟类也开始在这片沙漠绿洲中定居。圣牧16载,使荒无人烟的乌兰布和沙漠增添了许多生机,周边农户一起参与有机农产品 的种植,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。自建的21座有机牧场镶嵌在种植基地内,形成了草、牧、天相连的美景,在阳光的照射下,奶牛卧于“席梦思”,有效预防疾病。高大、宽敞的牛舍,安装着风扇、牛体刷、防风栏、喷淋系统等设备,有效保障奶牛各项福利。舒适健康的环境、高标准的配置,这里是牛儿们幸福的港湾,也是中国最大的有机原奶基地。